某一天睡前看了下李安的《卧虎藏龙》,这是一部“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”的电影,这次正好带着纯粹放松、休闲的心态去看看,说不定能弥补一点什么。但在整个观看的过程中,感受并不深,也许因为自己并不是一个武侠迷,不理解其中的江湖;也许因为影视媒介不太适合我,若是看书,传达的信息可能会更有渗透性。看完后,在豆瓣上脑补了下影评,看了一些人物和主线的分析,也加强了对其中一些镜头的画面和配乐的认识。

第二天醒来,不知怎么就从玉娇龙的故事联想到自我驱动、领导和管理以及方法论的一些事儿。当然,有可能和我当前的心理状态相关,工作两年多,难得化主动请求为被动约谈,只是处理得并不优雅、和谐,这直接导致我会回首过去、审视自己进而做一些总结云云,其中不可避免的会想一想领导和管理的那些事儿,谈一谈如何自我驱动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,水到深处了不忘补充一点理论以免误入歧途。我想这会是一个比较靠谱的解释。

以下就从《卧虎藏龙》说起,谈一谈关于领导和管理、自我驱动以及理论的话题,仅限于个人知识和经验,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不适应。特别注明,这不是一篇影评。


卧虎藏龙

成语“卧虎藏龙”出自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椅藏虎,盘根似卧龙”。现在一般意指深藏不露的人才,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卧龙先生,或《卧虎藏龙》中的玉娇龙。

电影故事梗概:

玉娇龙有一个江湖梦,也许并非希望做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大侠,只是为了好玩而已。她十岁起随师娘碧眼狐狸秘密习武,早就青出于蓝却未曾显露;直至出阁时遇俞秀莲盗青冥剑,内心矛盾激化,一心想浪迹江湖;这时,她的人生导师出现了,李慕白见其天赋异禀不忍诛杀,一心想收她为徒,为其导正武艺、约束心性,以免变成一条毒龙;可惜玉娇龙不听教诲一再使性任气、大打出手:在酒馆单挑群雄,在镖局对打俞秀莲,在竹林大战李慕白;接着在李慕白与碧眼狐狸的最后一战中,李慕白为救玉娇龙一命中毒针而死,俞秀莲告诫玉娇龙一定要真诚地对待自己;最后,玉娇龙秉承遗愿来到武当山,在罗小虎许下一起回西藏的心愿后,从山上纵身跳下,不知所踪。

我这儿使用自己的意志生搬硬套出几条线,以作开场:

1) 玉娇龙师承碧眼狐狸(和李慕白?)学艺,算是被领导和管理。

2) 玉娇龙秘密习武却青出于蓝,以及随后浪迹江湖,算是自我驱动。

3) 玉娇龙剑术高超却需李慕白导正武艺、约束心性,最后纵身跳崖,算是缺少理论。

以下是第一篇,关于领导和管理。


领导和管理

领导,对应的英文是Leadership(领导力)。管理,对应的英文是Management。维基百科的词条很长,内容很丰富,暂且还没有读完,也没有理解透。但以我目前的理解水平,可以简化如下:

  • 领导:做正确的事。这是What的问题,即做什么,判断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;这也是决策,决定了大方向或者要达成的目标。
  • 管理:正确的做事。这是How的问题,即怎样做,如何高效能地完成一件事;这也是执行,决定了具体细节和完成的效能。

大雁南飞

领导站在最高处,是舵手,是挥棒之人,可谓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,决定了我们是齐心战斗,是陪太子读书,还是瞎折腾,抑或是沦为炮灰。管理者的角色很复杂,对上要做忠臣,鞠躬尽瘁死而后已;对下要做奶爸,让崽儿们茁壮成长。

我们都希望领导是英明神武的,所以害怕站错队;因为我们害怕浪费时间,所以希望管理是合理高效的。但这种情况也会屡见不鲜:领导拍拍脑袋下达一个指令,管理者就开口允诺大张旗鼓地组建团队,传达指示要如何如何,结果可能是:

1)不愠不火一年时间过去了,这事儿才刚刚起步,而手上堆积的事情却一大堆,真是心乱如麻;

2)加班熬夜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,信心满满却只收到一句话“这不是我想要的”所以要推倒重来;

3)正如火如荼操办着,却突然收到指示说这事儿破产了,最后才知道原来只是一时心血来潮;

4)还在加班、熬夜,熬夜、加班,苦苦折腾许久正要做出第一个Demo了,回过头来说这事儿先搁搁,我们得先学会走;

5)披星戴月、破荆斩棘之后,终于完成了,我们的小宇宙开始膨胀,顿时觉得无所不能:下一个项目是什么;

以上条目经过一些演绎或者放大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。

一些补充

我没有当过领导,也没有管理过团队,如何领导、管理难以启齿。但多多少少被领导过,也被管理着,也有一些道听途说,以我之浅见,它们的好坏在于是否需要不断压榨和窄化工作的概念,是否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洗脑,是否需要被迫去寻找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和意义。当然,你也可以掏空自己的杂思,简化模型:工作就是工作,收到任务强力推进,一份劳动一份薪酬,仅此而已,这大概就是雇佣制的初始形态。

领导是我们难以企及的,对话谈不上;管理者还可以交流几句,但也不会是平等对话。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,直接上司既是管理者,也是领导,所以他们既要操领导的心,也要做一线员工的事儿,当然也不会落下偶尔扮成奶爸带带我们。要做什么,领导说了算,我们无权干预;所以我们暂且只能关注如何把事情办好,这是管理者和我们这些下属的事儿。

鉴于程序猿和IT团队的独特性,斗胆直接上几粒药丸,短期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,长期服用可药到病除:

1) 不小心看过硝烟中的Scrum和XP,建议有“没有管理是最好的管理”、“这事儿我说了算”等类似思想种子,以及想管理却没有章法、难成体系、不得其法的人可以看看,足以让人踌躇满志。

2) 又见知乎周刊:去他的经理,建议产品经理们看看关于Idea、需求、技术、体验等思考与悖论,大伙儿都要努力了。

3) 再见知乎周刊:职场生存狂,建议位低权轻责任重的程序猿们看看如何向上管理、处理冲突、做一个优秀的职场种田人。

4) 再再见关于工作的博文系列,那些还在技术上只身奋斗的人们需要注意了,脚踏实地,但也不忘仰望天空,身体健康、生活性福才是王道。

再再再见知乎有一问如何提高团队管理能力,回答排名第一的李楠在“6.分割和适当的中间结果检查”中附图很漂亮,这儿直接贴过来,请看图说话;更多精彩内容要看原文,请自觉移步。

spring_report

一点浅见

沉默是好事,没有想清楚尽可闷声儿做事,且看时间检验;有时也是一件坏事,大伙儿只字不提凝成坚冰,下一次自然会好的。关于沉默,还有一个理论,叫“沉默的螺旋”。

关于团队管理,有些事大伙儿心知肚明,也可以说是共识,这儿只提几点:

1) 多一点交流。同属一个团队,但有可能还是散兵作战,各怀鬼胎,不能形成合力。所以平日多一点交流吧,碎碎念也可以,但不要忘记多加点养分。

2) 关键性沟通。我把沟通认为是关键事项的交流,比如某些功能做或者不做的决策,理论模型的必要评估等等,少走弯路,少做无用功。经理们很喜欢用Milestone,这儿我也不妨用用,相比琐碎的交流,沟通就是一次Milestone;再添一堵:在项目中Milestone有多重要,在沟通中它就有多重要。

3) 会议、会议。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,一会儿是宁缺毋滥,一会儿可能就是宁滥勿缺。我认为会议真不可少,看看上文的Spring Report,好美好的样子,但别忘了会前的充分准备,也别忘了如何高效地开会?

4) 理性争论。BrainStorming可助我们集思广益,避免一个人的狭隘;但争论往往可以直逼问题的本质,只是我们需要懂一点吵架的艺术,理性争论,以免乱起哄。

5) 二八定律。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付出了血本却收益甚小,终日忙忙碌碌无一刻闲暇,不妨看看二八定律;若有兴趣,还可以看看它的另一面长尾理论。我相信这时你需要的是冷静,是思考,而不是乱磕乱碰,手足无措。

6) 自我修养。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,很容易把成功归因自己,而把失败归于他人,不管怎样还自我感觉良好。借用庄表伟的一句话,这时你需要找虐、找抽、找灭、找骂、找毒舌、找X(X=一切能够打击你的东西),不断osce te ipsum。借用胡适的一句话:“就我们一般人而言,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”,所以请多读书、多思考。

延伸阅读

关于工作

参考



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